“废柴”摇身一变成为俏销市场的生物质颗粒燃料
连日来,在位于六合区冶山街道的南京丹枫秋实农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,工人们手不停歇,曾经的“废柴”摇身一变成为俏销市场的“香饽饽”。
前段时间,在收获油菜、小麦时,不少农户苦恼秸秆处理问题。秸秆还田时,由于犁耕深翻不到位,附着在秸秆上的虫卵和病菌容易进入土壤,对下茬农作物生长带来不利影响。针对这一问题,六合拿出“真金白银”鼓励相关企业对秸秆进行回收利用,引导种植户秸秆离田收储,预计今夏农作物秸秆离田收储面积约11万亩。
离田后的秸秆去哪儿了?
近日,在金牛湖街道和仁村,一个个被打捆好的呈圆柱形的秸秆排列整齐,颗粒公司相关负责人正带领工人们将之一一“搬”上运输车,送往堆场,“刚刚过去的夏收,硬汉视频在金牛湖、冶山、程桥等4个街道开展收储,回收秸秆约3000吨。”
“有人会问,收回来的秸秆有啥用?小秸秆也有大作用,不同于发电厂的一烧了之,硬汉视频会开展秸秆炭化利用。”负责人一边介绍,一边走进生产车间,撕碎机、粉碎机、生物质硬汉视频软件下载接连“发力”,一根根秸秆完成“瘦身”,变为紧实的生物质颗粒燃料,随后进入炭化炉,从通体金黄的小颗粒“变身”成为黑黢黢的生物质颗粒炭。
“这一个个小颗粒,加工成絮状或粉状,既可以单独用于土壤改良,也可以加入氮磷钾等元素作为复合肥使用,具有较好的缓释效果,能够陪伴农作物成长。”李茹说道,除了农业生产,公司生产的秸秆生物质炭还应用于水处理领域,每吨售价3000元,广受市场追捧,远销海南、重庆、新疆等地,全年产值预计可达3000万元。
六合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通过打出优化调整补助标准、培育高附加值产业等“组合拳”,六合已建立起秸秆收储体系,基本形成布局合理、多元利用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,实现秸秆资源有效利用、农业增产增收、生态环境改善的“多赢”。
来源:南京发布